從帝陵回到鹹陽城中,科考的事情也大概定了下來,今年還是按照以往的文武大比進行,隻是名字正式更換,将科考和察舉合稱為科舉!
科舉是察舉制的延伸和完善,漢代時期的察舉制并非隻是單純的舉薦,除了“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谏”外,經過曆代皇帝的改善,也有各項規定相繼推出,有一套選才标準和考試辦法。
所以劉封的提法大家也很容易接受,不過針對後世的弊端,劉封略作調整,考試的内容除了四書五經之外,還有政事、軍事、人文等等。
除此之外,增加了殿試,取文場十人,武場十人,各州郡、朝廷大員舉薦十人,合計三十人進行殿試,公平競選,排出最後的名次。
前三名定為狀元、榜眼、探花,直接挪用後代名目,費祎等人自無意見,至于其他的各級考試的進士、舉人、秀才,劉封也有一套說法。
漢代已有“舉茂才”之說,所舉薦之人必為德才兼備,而才之秀者,是薦舉的條件之一,既然是考試,自然注重才學,便稱為秀才。
考慮到初期學文之人并不多,生源有限,秀才由各郡、國負責選拔,秀才之上便是州府舉辦的科考,通過州府考試的人,與舉薦之人統一由禮部舉辦國考,故稱舉人。
作為後來人,劉封深知人才不知局限于文學方面,漢代自從武帝之後獨尊儒術,劉封也做了一些微調,太學院中除了文學博士、太學博士等之外,還增設醫學博士、算學博士、律學博士、書學博士等名目,但凡有一技之長者,都可破格錄用。
各州設置州學博士、郡縣設立縣學博士,根據不同等級享受俸祿,同時積極鼓勵建立私塾,對于開館授業的名士給與獎勵和資助。
重新整理了考核的名目和條件,察舉和科考并重,衆人自然再無異議,至于舉辦縣學、鄉學等詳細措施,劉封則交給費祎和董允去想辦法,隻要有人通過殿試,獎勵其所屬各州郡官吏也無不可,甚至可以作為考核政績的項目之一。
劉封大力推行文學,重視士子,費祎等人都極力贊成,傳經授道更是先賢教導,這一項舉措幾個人積極性都極高,幾乎連夜都制定出了草案。
但另外的一項關于取消丞相一職,将六曹單獨設立,位同九卿一事,衆人大起争執,六曹地位的提高,意味着尚書令的地位将超越九卿,與三公并列。
東漢時光武帝設置尚書台,将尚書台分為六曹治理國事,統領百官政事,長官稱尚書令,雖然看似權力大,但在體制上仍然屬于少府序列,官品低微,所以往往都是大将軍、大司馬、太傅等錄尚書事來秉政。
劉封直接将六曹獨立,尚書令職位提高,便意味着三公徹底被架空,雖然這個職位在先進的朝堂中無人擔任,但這是對大漢官秩的重大變動,自然有人提出反對。
費祎自己本身就是尚書令,尚且猶豫再三,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隻是劉封卻咬定諸葛亮之後,再無人能擔任丞相一職,取消丞相,六部便要各司其職,不提高地位,如何理事?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撩妻手劄(女尊)+番外 全能影帝的馬甲又掉了+番外 虐文女主覺醒後總裁夫人她不當了 我在選秀直播中做團寵[遊戲] 庶妃[清穿] 對家影帝竟是我愛人[穿書]+番外 狐狸今晚不吃雞+番外 郭宋 偏偏喜歡你 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禅稱霸世界 開局被網暴,反手圈粉百萬 開局離婚又被炒,逆轉人生當大佬 遊戲劇透曆史:我的隊友是孔明 改命+番外 福氣包帶着空間重生了 從鋪兵開始橫掃天下 我的昆明姑娘 從小鎮做題家苟成大醫 (綜漫同人)當黑步遇到了武偵步時 恃美而嬌(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