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賈诩、華歆、王朗和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許芝,帶領文武官僚,直接進入内殿,來見漢獻帝。華歆上奏說:“臣等看到魏王自從登上寶位以來,向四方施行仁德,對萬物都很仁慈,超越古代和現今,即使是唐堯、虞舜也不能超過他。群臣商議,都說漢朝的國運已經終結,希望陛下效仿堯、舜的做法,把江山社稷禅讓給魏王,上符合上天的心意,下符合百姓的意願,那麼陛下就能安閑無憂了!祖宗會很幸運!百姓也會很幸運!我們商議确定後,所以才奏報陛下知曉。”獻帝大吃一驚,半晌說不出話來,看着百官哭泣着說:“我想到高祖手持三尺劍,平定秦朝消滅楚國,才創立了天下,世代相傳,已經有四百年了。我雖然沒有才能,又沒有過錯和罪惡,怎麼忍心将祖宗的大業輕易舍棄呢?你們百官再重新公正地商議商議。”華歆帶領李伏、許芝上前奏道:“陛下如果不相信,可以詢問這兩個人。”李伏上奏說:“自從魏王即位以來,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好的谷物和吉祥的草,甘露降落。這是上天呈現的征兆,表明魏應當取代漢。”許芝又奏道:“我們負責掌管天文,夜裡觀察天象,看到炎漢的氣數已經終結,陛下的帝星隐匿不明顯;魏國的天象,廣闊無邊,難以說盡。再加上與圖谶相應,那圖谶說:‘鬼在邊,委相連;當代漢,無可言。言在東,午在西;兩日并光上下移。’由此來論,陛下可以早日禅位。‘鬼在邊,委相連’,就是‘魏’字;‘言在東,午在西’,就是‘許’字;‘兩日并光上下移’,就是‘昌’字。這是說魏在許昌,應該接受漢朝的禅讓。希望陛下詳察。”獻帝說:“祥瑞和圖谶,都是虛假荒謬的事情,怎麼能因為虛幻荒誕的事情,而舍棄萬世不朽的基業呢?”華歆又說:“陛下錯了。昔日,三皇五帝是憑借德行相互讓位,是無德的讓給有德的。三皇之後,各自傳給子孫。到了桀、纣無道的時候,天下人讨伐他們。春秋時的強大霸主,各自相互吞并,有福的人占據,後來歸入秦朝,才又歸到漢朝。‘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陛下的祖宗公正地傳下這天下,應當盡早退位,不可長久遲疑,遲疑就會生出變故啊。”王朗又奏道:“自古以來,有興起就必定有廢棄,有興盛就必定有衰落,哪有不滅亡的道理?哪有不敗落的家族?陛下的漢朝相傳四百多年,氣運已經到了盡頭,不可自己固執癡迷而惹來災禍啊。”獻帝大哭,進入後殿離去。百官嘲笑着退下。
第二天,官僚們又聚集在大殿,讓宦官進去請漢獻帝。獻帝害怕恐懼,不敢出來。曹皇後說:“現在百官請陛下上朝處理政事,為什麼相互推辭呢?”獻帝哭泣着說:“你哥哥想要篡奪漢室,所以讓百官逼迫,我因此不敢出來。”曹氏大怒說:“你說我哥哥是篡奪國家的賊人,你高祖也隻是豐沛一個愛喝酒的普通百姓,沒有名分的小輩,尚且能劫奪秦朝的天下。我父親肅清平定海内,我哥哥屢次有大功勞,有什麼不可以當皇帝的?你即位三十多年,如果沒有我的父兄,你早就成為粉末了!”說完,就要上車出去外面。獻帝大驚,慌忙換衣服走出前殿。華歆出列上奏說:“陛下依照我的話,就可避免大災禍。”獻帝痛哭說:“你們都領受漢朝的俸祿很久了,中間有很多是漢朝功臣的子孫,為什麼沒有一個人替我分憂呢?”華歆說:“陛下如果不願意把天下禅讓給魏國,早晚宮廷内部就會有災禍,不是我們不忠于陛下啊。”獻帝說:“誰敢來殺我呀?”華歆說:“天下的人,都知道陛下沒有當君主的福分,以至于天下大亂。如果不是魏王在朝廷,殺陛下的人,就會擠滿朝堂了!陛下還不知道感恩來報答他的恩德,反而想要讓天下人都來讨伐陛下嗎?”獻帝說:“昔日夏桀、商纣無道,殘害生靈,所以惹得天下人讨伐他們。我自從即位以來,三十多年,兢兢業業,不曾敢做半點不符合禮儀的事情,天下的人,誰忍心讨伐我呢?”華歆大怒,嚴厲地說:“陛下沒有德行和福氣,卻占據着高位,比殘暴的君主還要過分!”獻帝大驚,拂袖而起。王朗用眼睛示意華歆,華歆大步向前,扯住龍袍,變了臉色說:“答應還是不答應,順從還是不順從,早點說一句話!”獻帝顫抖着不能回答。
忽然曹洪、曹休兩人帶着劍上殿,厲聲問道:“符寶郎在哪裡?”朝堂的班列中一人站出來說:“符寶郎在這裡!”曹洪拔出劍索要玉玺,符寶郎祖弼呵斥他說:“玉玺是天子的寶物,怎麼能輕易給你們呢?”曹洪喝令武士把他抓出去斬殺,祖弼大罵不停而死。
獻帝身體不停地顫抖。隻看見台階下身披铠甲手持長戈的有數百多人,都是魏兵,獻帝于是流着淚流出了血,歎息道:“祖宗的天下,沒想到在今天被廢棄!我死在九泉之下,有什麼臉面去見先帝啊!”哭着告訴群臣說:“我願意将天下禅讓給魏王,希望能留我一條殘命,讓我能度過餘生。”賈诩說:“我們哪裡有對不起陛下啊?陛下可以趕快降下诏書來安定衆人的心。”獻帝哭聲不斷,就命令桓階、陳群起草禅讓國家的诏書,讓華歆捧着诏書和玉玺,帶領百官一直到魏王宮進獻。于是曹丕欣喜而高興,打開诏書宣讀道:
我在位三十二年,遭遇天下動蕩颠覆,幸而依靠祖宗的神靈,在危險中又得以存續。然而現今擡頭仰望天文,低頭觀察民心,漢室的氣數已經到了盡頭,國運在于曹氏。所以前代的魏王已經建立了神武的功績,現今的魏王長久以來彰顯光輝的德行來順應這個時期,這是天數明顯,确實可以知道的。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選拔有賢德和有才能的人,所以唐堯不把天下私自傳給他的兒子,而他的名聲流傳無窮無盡。我羨慕并且仰慕啊,我如今追随堯典,把皇位禅讓給丞相魏王。不得推辭啊。
曹丕聽完後,就想要接受。司馬懿進谏說:“大王不可以輕率。雖然诏書和玉玺已經到了,但可以上奏章表示謙虛推辭,來杜絕天下人的诽謗。”曹丕于是聽從了他,急忙命令王朗寫奏章,送回玉玺和印绶,假意推辭謙讓。
王朗等人進入宮内向獻帝上奏。他們的奏章說:
臣曹丕叩頭接受诏書,想到陛下用流傳後世的诏書,要把皇位禅讓給沒有功績的臣子,讓我聽說後,肝膽都要破裂了,不知如何是好。私下認為堯把大位讓給賢能之人,巢父、許由避開世事,被後世稱贊。臣才能淺薄、德行不足,怎敢奉命接受呢?請求在這昌盛之世另尋大賢之人,把皇位讓給他,這樣就可以避免萬年之後的争議了。臣恭敬地交還玉玺和印绶,在宮門下等待死罪。臣極其惶恐害怕到了極點!恭敬地上表。
獻帝看完後,很是驚疑,回頭看着群臣說:“魏王如此謙遜,該怎麼辦呢?”華歆上奏說:“陛下想要學習唐堯嗎?”獻帝說:“什麼意思?”華歆說:“昔日唐堯有兩個女兒,長女叫娥皇,次女叫女英。因為要禅位給舜,舜堅決推辭不接受,于是就把兩個女兒嫁給了他,後世稱贊這是大聖的德行。現在陛下也有兩位公主,為什麼不效仿唐堯把她們嫁給魏王呢?”
獻帝沒有辦法,于是又命令桓階起草诏書,讓高廟使張音拿着符節捧着玉玺,并帶着兩位公主直接進入魏王宮。曹丕打開诏書讀道:
告訴你魏王,你上書謙讓。朕私下認為漢室國運衰敗,已經很長時間了;幸而依靠武王德行順應符命和運勢,奮發張揚神勇英武,鏟除兇殘暴虐之人,安定華夏地區。現在大王繼承前人的事業,至高的德行光輝照耀,聲威和教化傳布四海,仁德之風吹拂各地,上天的氣數實際上就在你身上。昔日虞舜有二十項大功,而堯把天下禅讓給他;大禹有疏導河流的功績,而舜把帝位禅讓給他。漢室承接堯的國運,有傳承聖德的大義,加上順應神靈,繼承上天明亮的使命,賜予兩位公主,讓她們嫁給魏。派遣行禦史大夫張音,拿着符節捧着皇帝的玉玺绶帶,永遠作為人君,萬國敬仰上天的威嚴,真誠地持守中正之道,天賜的福祿永遠終結,要恭敬啊!這是延康元年冬季十月乙卯日的诏書。
曹丕欣喜,暗中對賈诩說:“雖然有兩次诏書,但我隻是擔心天下人不能消除我篡逆的名聲啊。”賈诩說:“這件事很容易,可再次命令張音送回玉玺绶帶,卻讓華歆讓漢獻帝建造一座台,名叫‘受禅台’,選擇吉日良辰,召集大小公卿、四方各族八方的人,都到台下,讓天子親自捧着玉玺绶帶,把天下禅讓給大王,這樣就可以堵住有智謀的人的嘴了。”曹丕非常高興,立即讓張音捧着玉玺绶帶回去,仍舊寫奏章謙虛推辭。
張音回來向獻帝奏報。獻帝問群臣說:“魏王沒有這個意思,你們各位覺得怎麼辦?”華歆上奏說:“陛下可以建造一座台,名叫‘受禅台’,召集公卿和百姓,公開明白地進行禅位,這樣陛下的子子孫孫,必定能蒙受魏的恩情啊。”漢獻帝聽從了他,于是派遣太常院的官員在繁陽占蔔選擇地址,築起了三層的高台,選定在十月庚午日寅時。
在那個時候,獻帝邀請魏王曹丕登上台,受禅台下聚集了大小官僚四百多人,禦林軍虎贲禁軍三十多萬,還有匈奴單于等外族之人,獻帝親自捧着玉玺獻給曹丕,曹丕接受了,台下群臣跪着聽宣讀冊文說: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大将軍的小哭包 身為NPC的我被迫轉職[全息] 月下追光者 煉氣五千年 我獨斷萬古,漏個小兵就是罪人? 人小鬼大:玄門三歲小師祖出山啦 蟻的世界 都市極品雙修 寒假兼職被抓,問我能造核彈嗎? 離婚後,我又重拾了幸福 華娛大禍害 修真大佬重生科幻世界的另類之旅 我在紐約開出租 全師門在無限遊戲證道飛升 出獄躲師姐,又被絕色未婚妻拿捏? 要當僧侶的病嬌竹馬,轉頭要娶我 系統體驗員 不怕太太三十歲,就怕太太啥都會 靜谧雙眼 磨了10年劍的我終于可以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