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在百姓眼中,新軍是一支紀律嚴明,戰鬥力強悍,對待百姓很友好的一支軍隊。
僅僅是新軍進城之後不擾民一事便得到了百姓的認可。
以往不管是府兵也好,十六衛也罷,就連巡街武侯和負責長安治安的金吾衛、監門衛,也免不了有軍士欺壓百姓的事情發生。
而新軍兩次進城都沒有打擾過普通百姓。
公平買賣,嚴守軍紀,與人和善。
新軍真的不一樣,他們與瓊崖水師、瓊崖侯府護衛一起,讓百姓們看到了軍隊的另一面。
長安百姓表示,這樣的隊伍,多多益善。
可是對于其他人來說,新軍的凱旋像是一把刀,狠狠的紮在了兵部和軍方的各位大佬心上。
有不少十六衛将領私下把十六衛稱為“後娘仔”,以此來表示對皇帝偏心新軍的不滿。
杜如晦察覺到将領們的異常,緊急給李世民發報。
李世民回了一句話之後就不管了,讓杜如晦等人心憂不已。
皇帝說了,有事去找瓊崖侯,朕忙得很,沒時間處理新軍與十六衛的矛盾!
皇帝要當甩手掌櫃,杜如晦表示自己心好累。
戴胄和劉政會對皇帝的回複是滿肚子的牢騷。
劉政會氣憤道:“陛下這哪裡是為君者該有決斷,吳正義是什麼人?新軍與十六衛之間的事情算不上矛盾,吳正義一接手,怕是立刻要有矛盾了!”
戴胄對杜如晦道:“克明兄,你還是再問問陛下的意見,讓瓊崖侯出面有些草率了!”
杜如晦苦笑道:“二位,不是某不想問,不知你們有沒有想過陛下出巡遊獵,兩次把瓊崖侯當做是太子監國的輔政之一,其中有些什麼道理?”
“能有什麼道理,八成是陛下知道吳正義不管事,又想要安撫他,才有了這樣的安排。”
劉政會是個很保守的人,對吳正義的一些激進理念有很大的意見。
一句話,他不喜歡吳正義。
李世民離開之前,留下代太子行監國事的人有五個。
杜如晦、戴胄、劉政會、李神通和吳正義。
這次安排的五人之中,把虞世南和韋挺換成了戴胄和劉政會。
之所以換人,一是李世民想要繼續削弱士族在朝堂上的影響力,二是想要重用戴胄和劉政會。
至于說另外三個人選,大概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了,他們一個有能力、一個夠資曆、一個有實力,是鎮壓局面的最好人選。
戴胄咂摸了一下杜如晦的問題,說道:“克明兄,要不先問問瓊崖侯的想法?”
他不是在和稀泥。
新軍與十六衛之間的症結起因就在吳正義身上,他出面的話,說不定真的有辦法解決。
杜如晦等人也清楚問題的症結在哪裡,說到底就是對朝廷軍費和資源的争奪。
十六衛的将領們擔心皇帝會動用本該屬于他們的軍費去建立新的火器部隊。
雖然看出了症結所在,但是涉及到軍隊的事情,他們不能也不敢摻和。
幾人組團到了國侯府,卻發現吳正義根本不在長安。
讓國侯府聯系吳正義,大家才知道他已經躲在藍田好幾天了。
“果然是稚子脾性,身為輔政,擅離職守,老夫一定要彈劾瓊崖侯!”
劉政會見吳正義不務正業,氣就不打一處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浮世昙花 官途:權力巅峰 獨白 (綜同人)橫濱和哥譚城市融合之後 麥苗+番外 天盛太平 緣之錯愛色君王 愛我,就告訴我 我和監護人的另一種關系 (神探夏洛克同人)庸俗童話 (神探夏洛克同人)自處 折桂令 逃家公主 三國秋之守義 全能千金燃翻天 大明:我,萬壽帝君,一心治國 我的父親秦始皇 三國之制霸寰宇 我為曹子修續50年 破産後,帶娃回農村種榴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