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常的曆史中,倭國蘇我氏在貞觀二十年左右才剛剛發迹不久,還沒有能力左右倭國的局勢。
因為舒明本身還是很有能力的。
舒明是個很有雄心,腦子也很清楚的人。
他從大唐積極吸取文化和各項技術,在他的領導下,倭國的社會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國力也随之增強。
但是他并沒有如曆史上那樣膨脹,因為他從長期與大唐和瓊崖的通商中認識到了兩國之間的絕對實力差距。
尤其是吳正義曾派人警告過他之後,他所有的野心都收了起來,安心的與大唐保持着友好的關系,用本國出産的金銀、硫磺等資源從大唐換取文化、商品和技術的輸入。
盡管所有流向倭國的技術都是經過瓊崖侯府嚴格篩選的淘汰技術,但對于落後的倭國而言,還是能極大的提高社會生産力。
而且倭國人并不老實,從一些渠道偷到了紅薯的藤蔓,從而讓倭國的糧食産量大增,緊接着就是人口的暴增。
舒明把倭國治理的不錯,國力比推古時期強大了好幾倍。
不過他仍舊沒能解決内部的幾大勢力對于皇權的制約,更沒有與可能引來大唐打擊的百濟完成切割。
他一死,天智繼位,年幼的天智根本沒有能力應付蘇我氏和其他幾大勢力,也沒有能力延續舒明的路線,成了蘇我蝦夷的傀儡。
蘇我氏利用天智的名義對内打壓物部氏、中臣氏等氏族,對外積極謀求陸上土地,拉攏高句麗、百濟、靺鞨等,多次派兵侵擾新羅沿海。
随着蘇我蝦夷權勢日重,對于陸地的渴望之心再也收不住了,直到大唐派遣艦隊駐紮新羅才收斂了一些。
實際上,早在推古末期,倭國就被吳正義教訓過。
當年還不算強大的瓊崖水師就在津輕海外遭遇過打劫瓊崖商船的倭國人。
那時的瓊崖還沒有風帆戰艦,但是憑借吳正義搞出來的土火藥武器依然輕易把來敵全殲。
不僅是殲滅了來敵,吳正義後來在風帆戰艦建成之後,還派當時還是小夥子的周先封和區廷帶着三千人登陸倭國,按着物部氏的腦袋打通了瓊崖對倭國的貿易通道。
那一戰中,蘇我氏也派人參戰了,蘇我蝦夷知道大唐的強悍,推舒明上位之後,對大唐也是抱有敬畏之心的。
但是敬畏之心也有實效性,随着倭國國力大增,蘇我蝦夷便有些飄了,多次試探大唐的底線。
李世民和吳正義懶得搭理他,隻要他鬧得不過分,也就随他去了。
生意照做!
大唐的态度誤導了蘇我蝦夷的判斷。
他認為大唐是因為根本沒有能力越海來攻擊倭國的足夠能力才放縱自己。
他膽子越來越大。
大唐與高句麗、百濟的戰争讓他看到了機會。
高句麗之戰從貞觀十八年冬天打到了貞觀二十二年還沒有結束,接近五十萬大軍整整在外打了三年半的戰争,而且還同時進行着超大規模的移民。
無論從哪一方面看,大唐的國力都應該已經達到了極限。
蘇我蝦夷判斷,此時加入到戰争之中,倭國有很大的機會拖到大唐打不下去的時候。
大唐打不下去自然會退兵,到時倭國就可以順勢拿下百濟,讓倭國得到一個向大陸進軍的跳闆。
掰掰手指算一算,蘇我蝦夷認為優勢在我。
于是便出兵支持扶餘南山上位,去和大唐接着打消耗戰。
隻是他怎麼都沒有想到,百濟隻是堅持了一個多月就敗了,扶餘南山成了喪家之犬,還讓倭國的數萬大軍困守孤城。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麥苗+番外 我的父親秦始皇 (神探夏洛克同人)庸俗童話 逃家公主 折桂令 大明:我,萬壽帝君,一心治國 破産後,帶娃回農村種榴蓮 全能千金燃翻天 三國秋之守義 (神探夏洛克同人)自處 緣之錯愛色君王 愛我,就告訴我 官途:權力巅峰 (綜同人)橫濱和哥譚城市融合之後 天盛太平 浮世昙花 我為曹子修續50年 我和監護人的另一種關系 獨白 三國之制霸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