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吳正義于大唐來說,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存在。
論年紀,他在朝堂上都排不上号,僅僅是比李承乾大三歲而已,勉強算得上是青年。
可是論資曆,他是正經八百的三朝元老,大唐的一統天下、武德年的打基礎、貞觀朝的翻天覆地、天元朝的開啟,大唐自建立起,幾乎所有的大事件都有他的身影。
論功績,吳正義文能開宗立派,盤活大唐的經濟,大唐的工業、商業、農業和外貿,還有大唐的教育發展等等,幾乎都是他一手推動。
他武能統兵作戰,武德朝橫掃南洋,為大唐定安南、嶺南,開拓海疆數千裡,貞觀朝中,建新軍,征突厥,收西域,滅高句麗,吞并百濟、新羅,跨海打到了倭國本島,将大唐的版圖幾乎擴大了兩倍。
滿朝的年輕文武官員幾乎都是他瓊崖學派的徒子徒孫,連皇帝都是他的親傳弟子。
文治武功之盛古往今來能有人和他比嗎?
一個人能做到他這個份上,人們已經找不出一個合适的詞來定義他的地位。
李世民在位的時候,因為是平輩,給他一個與國同休的侯爵,再給他的家人一些封賞也就可以了,吳正義不說什麼,其他人更不會說什麼。
可是新皇帝登基,身為弟子晚輩,他必須給自己的老師和表叔找到一個合适的定位,來肯定吳正義的功績。
這不僅僅是因為李承乾是晚輩,還因為大唐擁有太多的瓊崖學派的學子。
雖然這些學子偶爾也會罵罵自己的這位祖師爺,但是吳正義在他們心中的地位無人可以動搖。
不給出一個合适的定位,不說大唐的百萬學子會怎麼想,就是瓊崖那兩百六十萬的人口和朝堂上的年輕官員也過不去這關。
所以李承乾和朝廷必須有所表示才行。
這可苦了禮部的一群老學究。
李淵和萬太後的事情就已經讓他們身心俱疲,吳正義的事情更麻煩,李孝恭向李承乾抱怨,要是再讓他逼着老學究們改禮典,他就立刻撂挑子請辭。
王叔要罷工,李承乾不好逼迫。
想要親自問問吳正義的意見,卻是不知道怎麼開口。
他問了問吳闵的意見。
吳闵表示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侍從室主任狄仁傑給皇帝出了一個主意。
既然沒有現成的頭銜給瓊崖侯,那就自己造個新的,隻要能突出瓊崖侯的地位就可以。
于是李承乾就和師兄弟們開了個會,幾人頭腦風暴一番,給師父diy了一個頭銜:
大唐聖者
吳正義的弟子們一緻認為,他距離立地成聖就差一個牌位了,不如現在就做好準備。
這個稱号不在功勳體系之内,又在所有已有稱号之上,配吳正義正合适。
吳正義得知朝廷竟然給了自己這麼一個中二氣息滿滿的稱号,何止是無語,簡直是要忍不住罵街了。
這特娘的不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嗎?
真當那些儒釋道三家的大佬不存在?
果然,朝廷公布吳正義的敕封旨意公布的第二天,玄奘大師就找上門了。
吳正義揉着眉心對玄奘道:“大師,這事兒和本侯沒關系,本侯沒有那麼自戀,都是一幫中二青年自己想當然罷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浮世昙花 大明:我,萬壽帝君,一心治國 (綜同人)橫濱和哥譚城市融合之後 愛我,就告訴我 我和監護人的另一種關系 (神探夏洛克同人)自處 (神探夏洛克同人)庸俗童話 緣之錯愛色君王 天盛太平 逃家公主 全能千金燃翻天 我為曹子修續50年 三國之制霸寰宇 麥苗+番外 獨白 我的父親秦始皇 三國秋之守義 官途:權力巅峰 折桂令 破産後,帶娃回農村種榴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