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工部和民部算了一筆賬。
如果在大唐範圍内按照皇帝的想法去搞環境治理和基礎設施建設,花費的錢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至少需要兩年的國庫收入。
朝廷還要修鐵路,每年的财政開支,軍費,教育費用,醫療費用等等都是無底洞。
一句話,我們不反對皇帝的想法,但是想要短時間内外實現如此龐大的計劃,絕對不可能。
李承乾可不管這些,他深知這件事情必須要做,不管耽擱多少時間,需要多大的投入,都必須做。
不僅僅是因為改善百姓的生活環境,還是為了他心中的理想。
他對于吳正義曾經的設想相當在意,想要大唐走上一條前人從未想過的路。
李承乾如今在朝廷可以說是說一不二。
當他在朝堂上宣布大唐将用十年的時間,在大唐二府十七道建立起足夠安置所有百姓的農場、牧場、林場及城鎮,将所有的偏遠地區的百姓遷移至條件更好的地區安居。
朝廷出錢出地,建好房屋、學校、醫院、商鋪等配套設施,置換百姓手中的土地和舊屋。
大唐将建立起不少于六千座新的城鎮,讓廣大鄉村的百姓享受到大唐的發展成果。
朝廷與内帑共同撥款,啟動第一批六百座新城鎮的建設計劃。
第一批城鎮集中在關中各地,工期兩年,各地官府開始接受百姓的置換申請。
朝廷出錢贖買百姓手中土地,然後集中分配,産與置換的百姓将成為朝廷的雇工,朝廷每年隻收取一成半的收成作為租金。
沒有房産和足夠土地的百姓可以參與到新城鎮的建設中,以工抵償房産差額。
所有參與置換搬遷的百姓将享受更多的醫療和教育補助。
消息傳出,關中的三百多萬百姓相當的高興,尤其是那些本身家庭比較貧困的百姓,更是把朝廷的置換搬遷計劃當作是改變現狀的一次機會。
資源傾斜的誘惑對于偏遠地區和那些自然條件不太好的地區的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但是對于各地的大地主來說就不是什麼好消息了。
朝廷把人都遷走了,誰來幫他們種地?
特别是朝廷将土地都置換到民部名下,民部就有了給土地定價的權利,他們這些大地主手裡的土地怎麼辦?
置換搬遷計劃中,損失最大的就是那些手裡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
而這些地主或多或少都與朝中的權貴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不少權貴禁不住親戚朋友的上門哀求,隻好硬着頭皮跳出來阻止皇帝的計劃推行。
不過李承乾已經和朝中各部閣達成一緻,權貴們再怎麼折騰也沒用。
很快,朝堂上就沒有了阻止皇帝的聲音。
原因很簡單。
那就是朝中的權貴實際上早就脫離了依靠土地聚斂财富的階段,大唐日漸發達起來的工商業讓權貴們吃的滿嘴流油,對于土地的興趣真的不大。
之所以他們會出面阻止皇帝,僅僅是抹不開面子而已,能站出來給親朋好友發聲已經是極限了,他們才不會為了根本沒有多少收益的土地問題惡了皇帝。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浮世昙花 折桂令 獨白 (神探夏洛克同人)庸俗童話 麥苗+番外 我和監護人的另一種關系 愛我,就告訴我 三國之制霸寰宇 破産後,帶娃回農村種榴蓮 (綜同人)橫濱和哥譚城市融合之後 逃家公主 我的父親秦始皇 天盛太平 全能千金燃翻天 大明:我,萬壽帝君,一心治國 三國秋之守義 我為曹子修續50年 官途:權力巅峰 緣之錯愛色君王 (神探夏洛克同人)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