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引兵向東前行,攻擊陳留、外黃、睢陽都等城,都攻克之。
漢王想要捐棄成臯以東土地,駐紮鞏、洛以抵禦楚。
審食其說:“臣聽聞“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以王道治天下之君主以百姓為天,然而百姓以食為天。敖倉,天下運輸很久了,臣聽聞其裡面乃有貯藏糧食很多。
楚國人攻克荥陽,不堅守敖倉,乃引兵而向東,讓有罪而谪戍的兵卒分守成臯,此乃天所以資助漢也。
如今楚容易攻取而漢反而退卻,親自失去有利的機會,臣私自以為過失了。
況且兩雄不能并容,必定相争鬥兼并,楚、漢長久相持不決斷。海内動蕩不安。農夫停止耕作,從事紡織縫紉等工作的婦女離開織機,天下之民心未有所安定也。
希望足下再次急進兵,收取荥陽,占據敖倉之粟,堵住成臯之險要,堵塞太行之道路,抵禦蜚狐之關口,守衛白馬之津,以向諸侯表示漢以有利的地理形勢來制馭天下,則天下知曉所歸順了。”
漢王聽從審食其,乃再圖謀奪取敖倉。審食其又遊說漢王說:“如今燕國、趙國已經平定,唯獨齊國沒有攻下,諸田宗族強大,依靠東海、泰山、黃河、濟水為阻隔,向南靠近于楚,人多詭變巧詐;足下即使派遣數萬軍隊,不可以攻破也。臣請求得英明的诏示遊說齊王,讓為漢而自稱東方藩國。”
漢王說:“對。”
乃讓審食其遊說齊王說:“大王知道天下百姓所歸向嗎?”
齊王說:“不知道。天下百姓所歸向哪裡?”
審食其說:“歸向漢。”
齊王說:“先生憑借什麼言百姓歸向漢?”
審食其說:“漢王首先進入鹹陽,項王違背約定,漢王往漢中。項王遷徙殺害義帝,漢王聽聞義帝被殺,征調蜀、漢之兵攻擊三秦,出函谷關而責問義帝之去處。
收集天下之兵,立諸侯之後裔;攻克城池便以侯爵封其将軍,得錢财便以分給其士兵;與天下享其利益,豪傑英雄都願意為漢王效命。
項王有違背約定之名,殺害義帝之如實;對于人有功項王無所記憶,對于有人得罪項王無所忘記;戰勝敵軍而不得其獎賞,攻克城池而不得其分封,不是項氏不得當權;天下背叛項王,賢才怨恨項王,然而沒有誰為項王效勞。
故天下之大事歸向于漢王,可以坐着而推測出來也!漢王征調蜀、漢,平定三秦;跋涉西河,攻破北魏;出井陉,誅殺成安君陳馀;此不是人之力量也,上天之保佑也!
現在已經占據敖倉之糧食,塞成臯之險要,守衛白馬之津,阻塞太行之坂,抵禦蜚狐之關口;天下後臣服先滅亡了。
大王疾先投降漢王,齊國可以得到而保全也;不然,危亡可即刻而來到了!”
在此以前,齊國聽聞韓信将要向東發兵,讓華無傷,田解率領重兵駐紮曆下以抵禦漢。等到接受審食其之言,派使者與漢講和,乃停止曆下守衛戰備,與審食其縱酒為樂。
韓信引兵向東,未越過平原,聽聞審食其已經遊說齊國投降,想要停止前進。
能言善辯之士蒯徹遊說韓信說:“将軍接受诏令攻擊齊國,然而漢唯獨秘密派遣使者遊說齊國投降,難道有诏令讓将軍停止前進嗎?為什麼能夠不前行也?況且審食其,一遊士,俯身靠在車前的橫木上擺動三寸之舌,攻下齊國七十餘城,将軍以數萬軍人,一年多一點時間乃攻下趙國五十餘城。作為将軍數年,反而不如一學養淺陋的小儒之功勞啊!”于是韓信認為蒯徹之言正确,于是渡過黃河。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成仙?這輩子都不會成仙的 從福地開始求長生 神醫軍嫂隻想搞事業,兵王悔哭了 彼岸仙途 師尊,你不對勁啊! 飛升從敕封神祇開始 六十二年冬+番外 趕山:我在秦嶺養羚牛的悠閑日子 重生美利堅1978 我在古代種地成仙 頂端優勢 給太子當小弟後他彎了 都市:攤牌了,我就是世界首富 我在玄幻世界做鹹魚! (獵人同人)[獵人]不愛你的理由+番外 修散 如何套牢美人老婆 武者出現以後 作者之下我無敵,作者之上一換一 玩遍娛樂圈:從有嘻哈開始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