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小說

500小說>穿越之大民國 > 第67頁(第1頁)

第67頁(第1頁)

奉軍受日本幫助,器械除沈陽自造外,多日本出品。并且自從第一次直奉戰争失敗後,奉系覺得自己的底子是土匪來的,軍官技戰術不正規,士兵訓練也松垮,因此在日本人的支持下,開始奮發圖強。從他們的司令部直到團部,都聘有日本顧問,為之訓練士兵謀劃作戰。按說奉軍應該是有戰鬥力的,可是恰恰相反,他就是這麼稀松,一見就打一打就敗。發展到後來,奉軍在何處開炮,魏冉的手下們就前仆後繼地向何處猛撲,然後将其陣地連同大炮一并奪得,而後甘心。最終竟使得奉軍連炮也不敢放,雖有精良武器和日本顧問,亦都無法能起作用。此前他們在河南跟馮玉祥和廣東的張發奎部戰鬥,就是這個德行,竟讓張發奎的軍隊打出了一個鐵軍的稱号。

看到這種情況,趙書禮對張家父子的能力是非常失望,竟有些慶幸自己這次選擇了撻伐奉系了,就憑這種軍隊難怪9.18不敢跟日本人幹了,一槍不發讓出了老家。但是他心裡也在懷疑,奉系的潰退是不是因為張作霖也已經跑了的緣故呢。

就在這時候奉系軍隊已經撤往關外,張學良宣布不再阻撓國家統一,南方【割命整府】在1928年6月25日宣布,中國完成統一;同時趙書禮收到了國民政府的邀請,要他到北京去參加祭奠三年前逝世于北京的割命領袖孫中山,祭祀大典在西山碧雲寺舉行,恰好趙書禮認為,跟奉系的戰争沒什麼可打的,欣然受邀前往北京,第一軍則交給鄭金聲指揮,讓他暫代軍長一職。

7月初,趙書禮就趕到了北京,此時大典尚未舉行,訂好的日子是7月6日。

此時北京城還相當混亂,各路軍隊雲集,有已經宣布了失敗,等待接受整編的東北軍,有從陝西河南一路打來的西北軍,還有從廣西兩湖一路打過來的桂軍,也有近水樓台但是卻出工不出力的晉軍,北京城中往往是這個街道西北軍占領,那個軍隊就是桂軍占領,再一個是晉軍占領,加上還有不少地方是東北軍殘部盤踞,局勢錯綜複雜異常混亂。因此這種情況下,除了趙書禮其他四大集團軍的司令都還沒有到北京。

趙書禮之所以趕在他之前到來,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北京做了中國幾百年的首都,清末雖然中國沒落,但是好歹有仁人志士起來救亡,先有洋務運動,後有百日維新,雖然最後都以失敗告終,但是總歸是有點效果的,政府和民間先後派出了數以十萬計的留學生,建立了數以百萬計的新式學校,而這些現代化的資源很大一部分就聚集在北京。這正是趙書禮此來的目的,挖空北京!

他先去拜訪了西北軍宿将韓複榘,此時西北軍駐紮在北京的正是韓複榘軍,此人雖然在兩年前投降過閻錫山,但是馮玉祥從蘇聯一回來,他又投奔了馮,接着在北伐中一路猛打猛沖直入京津地區。如果沒有此人幫忙,恐怕在北京城活動不會方便。

趙書禮跟他曾經有過淵源,當初要不是趙書禮讓開路,韓複榘是沒用機會從山西到陝西的,而且他路過河套的時候,趙書禮還贈送給了他兩萬隻步槍和一萬石的軍糧,可謂結了個善緣。因此趙書禮一去拜訪他,當即受到了熱情的款待,在北京最好的酒樓擺下宴席,宴請趙書禮一行人。酒足飯飽後,趙書禮向韓複榘提出要求,他答應了幫忙。

然後趙書禮開始頻繁的出入北京的大學和科研機構中間,不僅他親自出面,他這次可是帶來了一個龐大的代表團的,人數有一百多人,規模相當大,人員有朱斌侯,徐新六等,級别相當高。

趙書禮第一站去了北大,拜訪了校長李煜嬴。

李煜嬴是剛剛上任的,一個月前校長還是傳奇人物蔡元培,沒有見到蔡元培讓趙書禮好一陣遺憾。不過北大的許多大師還是讓他覺得不虛此行,民國是個奇怪的時期,這個時期風雨飄搖,但是堪稱大師的人物卻層出不窮。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有一株梨樹突然某一年花開的格外繁盛美麗,道衍和尚看到了隻歎息,主人問他為什麼歎息,道衍說梨樹要死了。果然第二年梨花沒有在開花結葉,原來前一年主人裝修房子把梨花的根給傷了,梨樹是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進花中綻放開來,最後都變成種子。民國的學者們就跟梨花一樣,他們大概也知道了國家将永遠的跟古典的傳統中國告别了,所以他們也拼盡了最後的能量要爆發開了。

跟這些大師們暢談,讓趙書禮感到前所未有的痛快,他們的認識思想讓趙書禮十分的感慨,原來這時期的人并不像後人理解的那樣古闆和守舊,他們不但懂得新知識,也了解舊文化,新舊激蕩之下,頗有心得。尤其是許多文學哲學大師們,他們的思想讓趙書禮頗受啟發和共鳴。劉半農、錢玄同、李大钊、周作人、魯迅、高一涵等人,都是大師也都是趙書禮上輩子熟識的人物,此時可以面對面暢談,大感人生如此夫複何求,大有一副不願意在去管什麼軍閥戰争,領袖大典,就這麼跟大家聊下去的意味。

趙書禮兩世為人,很多東西都改變了,但是有一個習慣沒有變,那就是讀書。前世他就讀了許許多多的國學,這輩子仍然如此,兩世相加四五十年的讀書經驗,要說沒有點心得那是不可能的。因此他跟大師們之間的暢談,也沒有露怯,甚至他的很多想法很受大師們的欣賞。

尤其是跟梁漱溟的一天一夜的煮茶論道,讓趙書禮對中國古文化有了新的認識。

梁漱溟後世有最後一個儒士的稱号,他對儒家文化有很深的底蘊,同時他還對其他文化頗多涉獵,此時的他正應蔡元培的邀請,在北大教授印度哲學呢。

趙書禮跟他讨論了很多儒家的學問,把自己心中許多對儒家的見解說了出來,沒想到卻受到了梁漱溟的否定,梁漱溟跟他仔細的闡述了什麼是儒家,一個真正的儒家世界展現在了趙書禮的眼前。

“梁兄,儒家的許多見識已經沒有可取之處了。”

“請舉例!”

“眼下正是變革時期,而儒家向往三代之制,崇尚複古正是如此中國才原地不行了上千年啊。”

“此言差矣,真正的儒家不過是借三代之說來諷勸上位者而已,三代之時的情景儒家又豈能知曉。”

“不提這個了,儒士沒有氣節你不否定吧,他們講究什麼君子不立危牆,什麼良禽擇木而栖,根本沒有是非之念,仗義每多屠狗輩,往往我們國家的英雄卻要靠那些出身草莽的豪強,不得不說是一個悲劇啊。”

趙書禮說出了他心中一直以來對儒家的鄙視看法,中國的讀書人就是缺乏責任感,每到王朝更叠,往往漢奸就成群結隊的出現,想想如此祖先真讓中國人恥辱。

梁漱溟笑了,搖搖頭道:“趙司令錯了,宋之崖山多少仁人志士,中國的儒士從來不妥協。”

“僅僅一個崖山可不能說明什麼,瑜不掩瑕,一個文天祥代表不了儒家。而且我數年讀書頗有感觸,那就是儒家文化中,沒有原則。想做忠臣就說良臣不事二主,想做叛徒又說良禽擇木而栖;不肯與人患難與共就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要拉人同舟共濟就責難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的觀點;你說說如此儒家豈不可笑?”

中國傳統文化中确實許多許多的相互矛盾的原則,到頭來不管你選擇忠貞不二還是亂臣賊子都能從學術中找到理論依據,這樣的文化被柏楊批為醬缸文化,到頭來其實整個民族性格就是沒有原則,牆頭草随風倒。對于這種文化,趙書禮向來是深惡痛絕的,常常感慨中國正是被這樣的文化葬送了。

梁漱溟笑了一下道:“國人誤會儒家多矣!兩面三刀不是儒家,中國文化駁雜,又相互交融,儒釋道三教并立,相互融合。趨利避害的文化不是儒家,而是來自道家,而淡泊忘情其實是佛道共有的,跟儒家不相幹。真正的儒家對這些事情有自己的堅定原則,孟聖早有名言,生與義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也!我儒家該有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情懷。中國自古多背義忘恩之士,恰是缺少真正的儒士所緻,人都說宋人柔弱,可宋人卻始終沒有屈服于強權,崖山一役數千人跳海也不肯做元臣,如此氣節,中國曆史上非春秋時無能比。至明代,雖官府吏治腐朽,但是明人卻剛烈國人,蓋因明人崇尚理學,心中認定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養大未婚夫兒子後  重生之保姆很忙+番外  超脫無道  (鎮魂同人)(沈巍X趙雲瀾)煩惱絲  穿到反派總裁重生後[娛樂圈]  何處不清歡(GL)  重生大神寫手  懷了隔壁總裁的寶寶後[穿書]  溫柔淪陷  無限之傾世妖孽  女神嫁到  洪荒之槍破天  穿越之異世升級  網遊之最強牧神  子藤香燭店手劄+番外  總裁的二手新娘  (HP同人)HP之狼狽為奸  非解密檔案  漢末:開局魂穿董胖子  召喚三國萌将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