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百姓面臨滔天洪水,你救百姓于苦難,這是大大的功德。但在沒發洪水前,修河堤隻是正常工程,怎麼可能有人得道成仙呢。
就像一個人病的快死的時候,如果有個醫生救了他,那醫生必定被他奉為救命恩人兼神醫。
但若在他還未曾得病前,醫生提醒了他注意飲食、注意睡眠,以避免他因飲食不規律、睡眠不規律引起的胃潰瘍、造血功能紊亂、亞健康...等症狀。這隻能算一次善意的提醒。
當然了,這些人修河堤,的确是大功德。
唐一菲如此做,無可厚非。且因她這般做法,妖族願意自深山中走出來的妖,越來越多。
他們在下山前,都要學會人類的語言,自然也得知道人間法度,除了他們吃的太多,能力太奇特外,與人族,并無太大差異。
該遵守的法律必須得遵守,該做的善事,一定要做到盡善盡美,說不定下一個得道成仙的就是自己呢。
這一現象,也就造成了,近十年來,朝廷各處,一直在大興土木,修路,建工廠,招工人。
水泥、火柴、玻璃、瓷磚、瓷器、各種精美布匹……等等,以往見都不曾見的好東西,紛紛湧入市場。
進而促進了海上行商。
商人們将本地貨物,運到海外,賺到的金銀,再換一些寶石、香料、象牙等物資,運回國内。當然了,因朝廷有規定,每家商船回來時,必須帶足夠的糧食回國,這些糧食由國家統一收購。
哪怕種地的人,少了近五分之一,又遇到過幾次大旱,大澇等天災,朝廷中也沒缺過一次糧。
反而存下的糧食越來越多。
糧食也不能一味的進口,為了從根子上解決麻煩,皇帝又引進了高産糧種:土豆、玉米、地瓜,三季熟的水稻,高産小麥……
反正,在一衆官員,還沒反應過來以前,皇帝已經與道家,與妖族,與仙人聯合,将整個國家給盤活了。
從一潭死水,稍有災情,就能将朝廷鬧個人仰馬翻,一番忙亂下來,餓死的,病死的,凍死的人不在少數。到現在,道路暢通,四輪的馬車來往運輸各種物資,再不怕運糧太慢,耗費太多,救災太慢。
河道暢通,一艘大船,能裝下百萬擔糧食,足夠一個省份的百姓,熬過一次災情。
再有那些妖怪們,法力無邊。
能将京師的糧倉,整個移到受災重區,直接開倉放糧,多少年了,再沒見過災區餓死過百姓。
此時的皇城之中,皇宮最高的乃是太極殿,此殿是由萬花谷提供的圖紙,衆妖及其他國家的建築隊,幫忙修建的,不過月餘時間,就全面竣工。
一面面落地玻璃大窗,使殿内采光大為改善。
以往那種幽暗的環境,和有幾分發黴的味道再也不見了。
如今,站在太極殿的頂樓,能看清整個皇城的動向。
尤其是到了晚上,萬家燈火,人間繁華,盡入皇帝眼中。
當年,看到如此巧奪天工的建築,一月就成。一衆大臣直呼是仙法,隻說仙法可一不可再,仙人不可能一直眷顧本朝。
可讓他們更吃驚的事情又發生了,那些與妖怪們合作的商人,也開始大肆改建自己的府邸。
自此後,皇城内外,兩三層小樓,比比皆是。
反而是一衆王公大臣的府邸,在别人的眼皮子底下過活。
改革永遠是需要流血的。
哪怕有妖怪,有道士相助,有仙人撐腰,皇帝還是換下了一批九頭牛都拉不回來的守舊派。
而留下來的人,看到了皇帝的決心,也看到了京師的快速發展,更知道,他們再不改變,也隻能被皇帝棄若敝屣,就等着被革職查辦,流放三千裡吧。
據說,那兒可是妖怪們的老巢。
為了不真的去妖怪們的老巢生活,這些官員也慢慢學着改變
隻是皇帝的決心,顯然不隻于此,他又引進了新的書院,新的考試法。以後再想考科舉,不再隻是四書五經那一套了。
你得會君子六藝,加考算學,格物,實務……
甚至你想做一地主官,得先會種地,認識所有農作物,知道它們的習性。還得了解各種商業機制,知道一個按朝廷規範進行修建的廠子,一天大約能産多少布、多少水泥、多少磚石、燒制多少瓷器……,需用多少人力,費多少材料。商人如何謀利,利潤在哪裡,如何收稅……,林林總總,看得人眼暈。
雖說隻需要了解個大概,也讓那些守舊派的官員望而卻步。
根據這樣的章程選出來的官員,辦事的效率,自然又快又好。
隻是老一批官員,心裡不是滋味,告老還鄉者有之,以辭職做要挾者有之。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邪骨 女主她武力值爆表 凡人修仙:我要一世一世爬到最高 被逐出豪門?假千金反手閃婚首富 跑到星際來追妻 藥結同心 重生廠妹之王 重生之藥香+番外 民間故事大合集 顧十八娘/重生之藥香(出書版)+番外 魔鬼戀人之她好像不對勁 小農不好惹 殺死那個男人 惹他?他公會全是神級,拿頭打? 我救了命裡無子的皇帝(穿書) 嬌娘醫經+番外 夫人她來自1938 影帝的十八線妻一直在說謊 轉職桃花劍仙:開局強吻高冷校花 女配太嚣張[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