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知月:“你們修道的有一個說法——修真之士,不悟大道,于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信心苦志,終世不移……”
溫言:“這是《鐘呂傳道集》中鐘離權祖師回答呂祖關于【何謂人仙】一問的話。‘人仙者,五仙之下二也……五行之氣,誤交誤會,形質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不過這都是古時的說法了,現代将真仙之境劃分為【天地人神鬼】五仙,卻是對應的五種不同的道途成仙後的稱謂,雖有高下之分,本質上卻是一樣的。”
步知月點了點頭,道:“非正道不足以成仙,然世人修行,除正道之法外,尚有【旁門小術】一說。”
溫言:“願聞其詳。”
步知月:“旁門者,顯與道違者也;小術者,隐與道違者也。”
這話說得很有水準,溫言仔細咀嚼了一番其中味道,發祥其意,道:“夫大道至玄、至妙、至簡、至易,不雜一毫私意,不參一毫欲念,方是道根。但是我輩修士,又幾人能有此道根呢?不過是盲人摸象,擇其一以自适而為之罷了。
落到具體的修行上,凡不合夫天地之氣運,不合夫聖賢之正理,不合夫性情之存發者,皆屬旁門小術了。”
步知月聞言笑道:“英雄所見略同了。回到先前的話題,覺生慧劍,而後以心念煉劍。”
“都說以淫念煉劍最佳,落到旁門處,不知煉劍妙法,反以男女交媾為試劍,謂不動念則劍利,謂一動念則劍鈍。”
“試問陰陽交合之時,從無念起乎?從有念起乎?”
“若無念而陽自舉,此屬先天,正好探取。若有念而陽始舉,此屬後天,正宜降伏。”
“乃不降伏,而反去行淫,非猛火添油薪而何?”
“斯時也,神魂不能作主,盡是識神用事,則元精必成濁精矣,欲其不滲漏、不走洩也,吾不信也。”
“此則為試劍者之大非!”
溫言點頭稱是,“試劍”之說她自然也聽到過,自是并不為然,卻擋不住外界許多人信以為真。也明白,這是步知月在委婉地提醒自己這點,雖然自己并不太需要額……不過還是得感謝對方的好意。
想了想,便以一首道詩來回應——
“三千六百旁門,難以一一指明,凡有作為皆假,清淨自然乃真。
萬殊歸于一本,三乘約于一心,以我練我最妙,長生火内生金。
修行這幾多事,概括下來,無非一字‘性’,一字‘心’罷了。形神俱妙,長生火内生金陽,大抵如是了。”
步知月歎道:“是啊,‘心’之一字,最是難得。”
大概也是聯想到了自己勞形傷神如許年,仍是難入心學一道門徑的無可奈何吧。
吐出一口濁氣,步知月又是說道:“于此道上,佛道兩教有慧劍法,觀想法等種種妙法,儒門心學也同樣有自己的法門——‘自省’、‘自新’。”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度而潭不留影。其實,在我看來,煉心又何必執着于他法。若是有心,先賢文章中,此類法門俯仰可拾。比如這樣——你用你的【心靈視界】感受一下。”
于是,在溫言感官中,步知月仿佛成了一片在風中簌簌作響的竹林,很快這陣風過去了,竹林便也重新恢複了甯靜。
“再比如這樣——”
步知月在溫言感知中的形象再變,化成了一汪幽深的寒潭。俄而一隻大雁飛過,寒潭倒映出大雁的身影,但當大雁飛走時,潭面上的倒影同樣也消失不見了。
“如何?”步知月散去心相,恢複了本相,道:“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随空。”
溫言感受着步知月在自己【心靈視界】中重新綻放的心靈靈光,對她的一番話也有了更深的認知。
這般心境流轉的能力,委實不凡,溫言亦感欽佩,不由贊道:“若非知月你欲直證【心學】之道,現在的文道境界一定很高了。”
步知月飒然一笑,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我有預感,應該快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白鬼 妖王 問天城 他隻要我 打怪爆率太高,開局轉職武神 龍骨傳(七界之詩系列一) 我在異界開旅店[系統] 仙楚3·北鬥 掌心玫瑰 梵天異事錄 七零極品女知青 四合院,從一無所有,到世界首富 離魂碑 快穿:男配你跑偏了,那是反派 快穿:一心搞事業的大佬把心丢了 狐說魃道之黃泉公子 我才不和你談戀愛 仙葫 木乃伊 寶珠鬼話+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