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風景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岩溶山水遊覽區之一,“山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漓江兩岸的山峰偉岸挺拔,形态萬千,江岸的堤壩上,終年碧綠的鳳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随風搖曳,婀娜多姿。最可愛是山峰倒影,幾分朦胧,幾分清晰。江面漁舟幾點,紅帆數頁,從山峰倒影的畫面上流過,真有“船在青山頂上行”的意境。百裡漓江的每一處景緻,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國水墨畫。漓江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還有“洲綠、灘險、潭深、瀑飛”之勝。江中多洲,岸邊多灘,亂石遏流,浪回波伏,茂樹環合,翠竹競秀。遊覽漓江,有一個絕妙之處,景觀不因時、因地、因氣候受影響,而會各有獨特之處。不同的天氣漓江更是别有一番風味:晴天,青峰倒影;陰天,漫山雲霧;雨天,漓江煙雨。甚至是陰雨天,但見江上煙波浩渺,群山若隐若現,浮雲穿行于奇峰之間,雨幕似輕紗籠罩江山之上。
前一天遊覽了桃花江,今天和張大叔約好了遊漓江,還是從城裡的碼頭出發,沿江南下,今天的第一個停靠地點是象鼻山,秦夭夭一直記挂着象鼻山上的摩崖石刻。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間,有一個通透的圓洞,名曰“水月洞”,“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就形象的刻畫了水月洞。而水月洞内有張孝祥的《朝陽亭詩并序》、範成大的《複水月洞銘》、陸遊詩稿手劄等摩崖石刻50餘件。1994年這會,對水月洞的保護還不是很嚴格,由于洞口處水比較淺,張大叔的船還沒法到達,秦夭夭一行人還涉水走了一小段路才進入了水月洞。
來洞裡觀賞的人不算太多,大多數遊客還是喜歡坐在船上看整個象鼻山,或者是到山上遊覽普賢塔和雲峰寺。水月洞北邊牆壁上是張孝祥的《朝陽亭詩并序》,《朝陽亭序》是楷書,而三首《朝陽亭詩》則是行書。張孝祥的書法既有顔真卿書法遒勁雄偉,氣勢磅礴,蒼勁有力的特點,也有米芾書法的筆勢奔放,秀拔清朗的面貌。秦夭夭學的也是顔體,近幾年因為練武鍛煉,手上的勁增大不少,寫出來的字有力,但是靈性有餘而氣勢不足,整體偏秀氣清朗,所以張孝祥的書法很對她的胃口。她站在《朝陽亭序》石刻面前,手書空臨摹,師傅走過來說:“等下午回到城裡,我們去找找有沒有拓本。”
“師傅,我的字氣勢不足,是不是不太适合學顔體啊。”
“每個人的字都有每個人的特點,你現在還小,氣勢不足很正常。為什麼帶你出來采風,多看,看景看人,山河大地有氣勢,身居高位也有氣勢,看得多,走得遠,站得高,總有一天你也會有你的氣勢,再說,是讓你學顔體,并不是讓你成為顔真卿。”師傅給秦夭夭塞了一碗“雞湯”。
“嗯,師父我知道了。”秦夭夭點頭受教。
“所以慢慢來,學畫,學書法都要沉得下心來,你再來看看範成大的字,他也是學顔柳,但是又自成一體。”
看完張孝祥的《朝陽亭詩并序》,水月洞南邊牆壁上是範成大的《複水月洞銘》。範成大是南宋傑出詩人,他不但善詩,也善書,隻是他的書法被詩名所掩蓋,他早期受太外公蔡襄影響,書法承于蔡襄、顔真卿和柳公權書體,有典型的顔柳遺風,而他晚年最終融合蘇,黃,米,蔡和二王幾家為一體,并融入己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個人風格。
“你看範成大的這篇字,雖是楷書,卻不循規蹈矩,寫字随着心緒變化而變,提按頓挫,疾徐緩急,得心應手。”師傅指着《複水月洞銘》指點秦夭夭。
走入洞内,陸遊詩稿以行書寫就,陸遊精于行、草,其書體潇灑遒勁,大氣磅礴,時而沉重,時而輕松,不計工拙,形式不拘一格。秦夭夭一行人看得如癡如醉,大家都站在自己喜歡的書法石刻前臨摹。雖然知道不文明,但是秦夭夭還是忍不住伸手撫摸過每一個字。
秦夭夭在水月洞内收獲良多,簡直流連忘返,等到大家走出水月洞,重新回到船上,已經是午飯時間,張大叔都已經準備好了午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今天的午飯是雜魚炖豆腐,加上炸辣椒,雖然菜式不多,但勝在量大,大家都吃得飽飽的。
吃過午飯,張大叔繼續南下,途中還看到了塔山,穿山,淨瓶等多個景點,秦夭夭拿着相機坐在船頭“咔嚓咔嚓”地拍個不停。今天的終點站是大圩古鎮,它是廣西古代“四大圩鎮”之一,始建于北宋初年,中興于明清,鼎盛于民國時期,距今已有千年曆史。古老的大圩老街順着漓江東岸綿延2公裡長,不寬的街道上鋪着青石闆,石闆路兩邊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
石闆路旁的房子多為青磚、青瓦的兩層明清建築,南低北高,臨江依山而建,多為三進、四進式建築,曆史滄桑随處可見。每棟房子設計十分合理,集商住于一身,均由門前、天井、正房、廂房、後院組成。靠街的一般作鋪面從事商業,有樓梯可上二層。往裡走是天井,一般都栽有花草,利于采光;天井後是正房,高大寬敞,供着神像及祖宗牌位,是主人活動、會客的地方;兩邊是用來居住的廂房。正房、廂房的門窗上都雕有花紋;正房後有門可到後院,後院臨江并建廚房和廁所,有石階可到江邊取水、洗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這些房屋,每棟都有數百年的曆史。秦夭夭走在石闆鋪成的街道上,房前有“咕噜噜”吸着水煙的老人,趴着打瞌睡的黃狗;肩上站着兩隻魚鷹的漁夫穿着草鞋,從身邊走過,去江邊捕魚;有相鄰的婦女在拉家常,時間仿佛在這裡放慢行進的腳步,生活顯得非常平靜,然而卻很溫馨。
踏着石闆路漫步在古鎮老街,讓人仿佛又回到了從前,秦夭夭覺得,要是此時下起綿綿細雨,青蔥少女執一油紙傘,從街尾袅袅走來,此景簡直不輸江南美景。
到了大圩,萬壽橋是必去的地方。萬壽橋建于明代,是一座石塊砌起的石拱橋,橋面的石頭都已被磨得溜光發亮,間雜些許小草,古樸自然。橋的西面是漓江,是欣賞漓江及對岸螺蛳山的極佳位置。
師傅和羅師伯商量了一下,讓大家自由活動,下午五點回到老街集合就行,當然,不能單獨一人。
秦夭夭對老街上的建築更感興趣,看到路邊有家涼粉店,秦夭夭拉着師傅就進去了,“師傅,我請你吃涼粉。”
等涼粉的間隙,她征得了老闆的同意,把整個屋子都逛了一遍,“師傅,你說穿着旗袍,在這條街上拍照,多有意境啊。”
師傅懶得搭理她,“快吃涼粉,吃完我們逛逛去。”
古鎮共設八街——老圩街、地靈街、隆安街、興隆街、塘坊街、鼓樓街、福興街、泗瀛街。秦夭夭師徒倆一條條街道逛過去,看到許多竹編作坊、草鞋作坊、草醫診室、老理發店等古老店鋪。秦夭夭挑挑揀揀買了一些竹編小飾品,打算帶回去送人,她還想買草鞋的,但是被師傅制止了,“等我們要回家的時候再來買,這幾天背着你不嫌重?”
好吧,秦夭夭被說服了。溜溜達達走完整個古鎮,秦夭夭還坐在萬壽橋上随手勾勒了幅古鎮小景,看時間差不多了,師徒倆又朝老街走去。大家集合以後,決定就在古鎮裡解決晚飯,簡師兄去叫張大叔,其他人就近找了個人氣最旺的路邊小店。
聽店主介紹,要了狗肉火鍋,其實漓江清水魚也是特色,但是這兩天都是吃魚,大家強烈要求換換口味。
大圩鎮飲食文化依托靈川美食,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尤以正宗靈川狗肉為最。因為Y省也有吃狗肉的文化,所有大家都沒有忌諱的。
師傅還要了點米酒和大家一起分食,當然秦夭夭和趙師姐兩個未成年兒童沒有能夠參與。吃完晚飯,日頭已經西沉,回程路上,山山水水在夕陽下又别有一番風味。回到象鼻山,月亮初升,秦夭夭還得以欣賞到了“漓江雙月”奇特景觀,就是可惜今天不是圓月。
喜歡重生八零:破繭成蝶請大家收藏:(xiakezw)重生八零:破繭成蝶【俠客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穿越女博士戲戰神王爺 宿主她身嬌體軟喵 皇後無德+番外 論聖父的垮掉[快穿] 那個穿漢服的學長 文娛從千萬大獎開始 裙上之臣+番外 禦獸:吾為世間唯一穹極魂師 靈魂互換,深宮大院已是将軍歸宿 閃婚 異界山海記 配角光環(穿書)+番外 華妃重生:不讓本宮生大家都别生 調笑令 日落大道 穿成年代文裡的極品親媽 穿越的孩子像根草 變成屍體的我居然成神了? 家有穿越男 民國之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