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查使王之辰要求我遠光城發兵救援錦龍城,諸位有何高見?”袁崇輝眉頭緊鎖,向麾下的将領們詢問。收到王之辰的信件後,他立即召集手下将領商讨對策。
衆将領早已傳閱過王之辰的信件,對于其中之意皆有所了解,此刻聽聞袁崇輝提問,衆人異口同聲:“大人,此事不可。”性急如祖大壽者更是直言不諱:“大人萬萬不可聽信那文官的指令,他根本不谙軍事……”話至中途,他忽然意識到袁崇輝亦是文職出身,遂一時語塞,未能繼續。
袁崇煥并未因那位使者的冒犯而有絲毫愠怒,他目光深遠,語帶深意:“爾言亦有其理,兩年前所發生的高第事件仍曆曆在目,吾等不可讓曆史重演。然而,錦州城内尚有兩萬勇士,倘若他們落入邪魔之手,吾輩恐難向天子交代。”
“袁大人應信任趙将軍之能!”吳襄見袁崇煥心中憂慮,挺身而出,高聲疾呼:“錦州之固,遠勝昔年甯遠之城,更有衆多炎炮守護,邪魔若欲輕易奪之,實為妄想。”
“誠哉斯言,吾朝戰士擅長固守,邪魔則慣于強攻。若吾等貿然出征,便是舍己之長,正中邪魔下懷,屆時非但救不得錦州,連甯遠亦……”另一将領随聲附和,言辭懇切。
聽聞衆将一緻反對出兵援救錦州,原本眉頭緊鎖,似是猶豫不決的袁崇煥,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諸位所見略同,甚慰吾心!”
衆将聞言先是一怔,随即明白此乃袁崇煥試探之心。實則袁崇煥派遣趙率教前往錦州之際,早已心意堅定,王之臣書信不足動搖其意志。唯恐城内有将領反對,故而假意試探。現下既知衆人皆持同見,甯遠城中無人魯莽,袁崇煥心下已然坦然。
正當袁崇煥心事稍減之時,探馬疾馳而至,帶來邪魔放棄錦州,轉向甯遠來襲的消息。袁崇煥與衆人聞訊,慶幸之情溢于言表。若依王之臣之意出兵,必在半途遭遇邪魔大軍。以明軍之力量,在廣闊平原與邪魔交鋒,傷亡必将慘重。幸得此時無須憂懼,袁崇煥下令,甯遠城防禦體系随即啟動。
當邪魔在皇太極統領下抵達,映入眼簾的景象與此前錦州無異:城牆堅固如鐵,守衛精神抖擻,炎炮之數不下于錦州。邪魔上下迅速意識到,大汗之判斷失誤,甯遠之防不遜錦州。然既已至此,自不會輕易退縮。整頓兵馬,邪魔再度向曾令他們痛楚萬分的甯遠發起沖擊。
如今甯遠守軍,武器裝備與士氣均遠超兩年前。面對邪魔進犯,他們并無半點慌亂,借助自身優勢,向邪魔士兵發起猛烈反擊。。。
魔法的轟鳴、戰鼓的激昂、羽箭劃破蒼穹之歌,與勇士們怒吼交織,彌漫着古戰場特有的悲壯。悲的是,城下金甲鐵騎不斷沖擊,卻一次又一次倒在血泊之中,唯有幽冥再度喚醒它們的勇氣;壯則為城頭,那些熊熊燃燒的火焰巨炮,以及各種守城神器,明軍将士們以無比的英勇,誓死抵擋敵人入侵。
僅僅數日光景,金軍便在甯遠古城前留下上千亡魂,高昂代價換來的,不過是城牆之上殘垣斷壁的景象。一方面,得益于城内守軍嚴密布防,加之火焰武器威力無窮;另一方面,金軍士氣尚未達頂峰,沖鋒時總顯得力不從心,結果便是無數生命消逝于城牆腳下不遠處。
目睹此景的皇太極,心中怒火如焚。曆經千辛萬苦,方才說服國中衆臣随其征伐明帝國,未曾想換來的是無盡傷亡,利益卻渺茫無蹤,尊嚴已蕩然無存。連番攻擊兩日後,依舊寸步難進,女真貴族們的責難聲随之而來。八旗子弟在這場連綿失利中損失慘重,若持續這般,将危及他們維持身份的根基。
皇太極陷入深深矛盾,茫然不知所措。撤軍,恐動搖其統治根基;繼續,大金國亦難承受。正此時,錦州城傳來消息,迫使他作出退軍抉擇:原本固守待援的明軍,在城外金軍疏忽之下,竟突襲而出,緻使其留守兵馬大敗。
金人低估了守城将軍趙率教的能力與野心,此人絕非池中之物。他心中一直懷揣夢想,期待一日率兵令金軍望風而逃。察覺城外金軍僅餘少數,趙率教豈能錯過良機?數日觀察後,果斷率領全城精銳,由被動轉為主動,向城外發起突襲。
消息迅速擴散,軍中士氣降至冰點。實現先父努爾哈赤未竟宏願,攻克甯遠城已成泡影。無奈之下,皇太極最終決定撤軍。
然而,當金軍抵近錦州時,皇太極目睹潰逃部下的狼狽模樣,怒火中燒,做出了日後追悔莫及的決斷——再次進攻錦州!
他忽略了此刻金軍士氣已至低谷,強令部衆挑戰那巍峨的錦州城牆。結果,不過徒增上千亡靈。明軍目睹金軍屢次挫敗,何曾将其視作威脅?
圍城五日,巨龍與魔法的對決終于落幕,金人族以一場慘烈的失敗宣告了他們的攻勢的終結。屢次的進攻未果,令金軍損失了近八千勇士,傷者更是數倍于此。面對這般慘狀,即便是皇太極——這位鐵血戰士的心中也湧起了前所未有的恐懼,無奈之下,他唯有帶領着這些殘存的士兵返回了東方的神秘國度,在他的撤退途中,趙率教再次親自率領騎兵團緊随其後,不僅斬殺了數百金兵,還繳獲了衆多的戰馬和魔法弓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自五月至六月,僅僅一月之間,金族的軍隊就由氣勢洶洶轉為了潰不成軍,這場勝利極大地提振了整個遼東疆域的士氣,捷報如疾風般迅速傳遍了京都,人們稱之為“甯錦大捷”。
當聽到金族居然傾巢出動二十萬大軍攻打遼東的消息時,朝堂之上,衆臣無不驚恐萬分,有人建議立即從中原各地征召援軍,全力支援遼東;也有人主張皇帝下令,讓遼東全軍撤退至山海關防線,集中兵力抵禦外敵。對于這些軍事謀略,連通曉宮廷權術的魏公公也一時難決高下。
幸而,魏忠賢想起了浩宇之前在甯遠堅守數月,最終擊退金軍的事迹,于是向他求策。浩宇堅定地回答:“九千歲無需擔憂,遼東的戰士們必定能阻擋金軍的入侵!我們應當給予他們絕對的信任,并确保物資供應充足。”他堅信袁崇煥的智慧與遼東将士們的勇氣,他們定能守土保疆。
浩宇的這份自信感染了原本焦慮的魏忠賢,但他仍做足了最壞的準備,從全國各地調遣了守備軍,一旦遼東形勢惡化,他們即刻向東北進發。
然而,這一切憂慮在一個月後都成了多餘的憂慮,遼東的捷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送達了京城。看到這場輝煌勝利後,滿朝文武無不歡欣鼓舞,紛紛稱贊袁崇煥英明神武,遼東的戰士們實乃大明帝國最英勇的衛士。
同時,對這些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的嘉獎也異常豐厚,即使是久居深宮的天啟皇帝亦頒發聖旨,對遼東将士們進行了隆重的表彰……
正當全國上下都在頌揚遼東将士與袁崇煥的英勇之時,一人卻遞上了一份彈劾袁崇煥的奏折,此人正是同在遼東的巡撫王之臣。他在奏折中明确指出,此次挫敗金軍的侵襲,袁崇煥非但無功,反而有過之而無不及。首先,當錦州城遭受襲擊時,他并未及時派遣援軍;接着,金人在甯遠攻不下後轉而進攻錦州,他依舊按兵不動。若非錦州守将趙率教及其部下的英勇抵抗,所謂的甯錦大捷根本無從談起。而袁崇煥身為罪人,卻厚顔接受了朝廷的賞賜,不僅是過失,更是嚴重的罪行,是對君主的欺騙!
這一道魔符一出,一石激起了深淵的怒濤,使得王城中的法師與貴族對袁崇煥的看法天翻地覆。而此刻,黑袍的魏忠賢更想起了之前光明祭司孫承宗之事時袁崇煥的抉擇,認為他并非與暗影盟約同在,甚至可能在日後為光明的孫承宗而對抗自己。同時,魏忠賢也察覺到這個名為趙率教的騎士或許能替代袁崇煥,成為鎮守幽界之門的守護者,于是他悄然釋放了暗語。
在感受到黑暗君主的态度變化之後,王城那些善于察言觀色的貴族和法師立即進行了三百六十度的立場轉換,紛紛開始跟随黑袍,質疑那位曾被譽為戰略天才的袁崇煥……
喜歡都市之:複興大明請大家收藏:()都市之:複興大明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慶新生:重啟紀年 我的時光來回都是你 人造魔女莉莉娅 異界開局獲得琦玉之力 不小心拐了個閻王回家 父愛未遲+番外 重燃青春的逆襲 我是真的人,不是真的狗 甜氧 (韓娛同人)差一點影後 刀靈是誰[修真] 隐藏大反派 天上掉下個雲中君 豪門女配不想裝窮了 木屋求生:卡牌世界大冒險 小貪戀 末世與國組個隊,背靠紅旗不怕累 死對頭他每天都在撩我+番外 我家道侶是盤古[洪荒]+番外 末世大帝國